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精品欣赏 > 正文
湖南省博物馆藏衡州窑青瓷赏
2021-07-14 10:35:58


图1 唐衡州窑青釉瓜棱形穿带盖罐


图2 五代衡州窑青釉刻莲瓣纹瓶


图3 五代衡州窑青釉带托盏


图4 北宋衡州窑青釉双流刻莲瓣纹执壶

■北京 吴翔

有着八九百年历史的湖南青瓷,始烧于东汉,持续至唐代,窑口坐落于如今的湘北湘阴一带。这些青瓷玻璃质感很强,呈色青绿或青黄。众所周知,唐代中期崛起的长沙窑以彩瓷为特色,兼烧青瓷。而衡州窑则是在继承长沙窑工艺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越窑技艺,使得其烧造的青瓷质量上乘。尤其是它的精细瓷,胎薄体轻,细腻坚质,釉水莹润光亮,釉面匀净,胎釉结合较好、不易剥落,为湖南青瓷烧制的最高水平,亦为该地区青瓷最后的绝唱。

湖南的衡阳市,因位于五岳中的南岳衡山之阳而得名。而衡州窑是烧造青瓷为主的散布在湖南衡阳地区的一组窑口,因窑址位于衡阳即古衡州得名;其址主要集中在湘江沿河两岸,达100余座,号称“百里窑场”,重要窑口有归阳窑、云集窑、衡阳市区蒋家窑和茶山窑、衡山窑、耒阳磨形山窑。它始烧于晚唐,盛烧于五代,终烧于宋。1981年文物普查时,由于考古地处衡阳市南郊高山村蒋家祠一带,所以曾被命名为“蒋家窑”。但是在2004年再次文物普查时,发现该窑瓷片堆积层中出土了一件浮雕莲纹青瓷钵,钵上褐彩书“衡州白竹窑中坊”,故其正名为“衡州窑”。

衡州窑青瓷的青釉,主要有青黄和青绿两种。胎色则以灰白、浅灰、灰、铁灰、褐红、砖红、黑灰最为常见。其胎体较薄,胎质较致密。器型亦十分丰富,有壶、瓶、罐、坛、钵、碗、碟、杯、盘、唾壶、粉盒、洗、水盂、香炉、油灯盏、砚台、军持、茶碾等;注壶为最多,可归纳为茶具、酒器、文房用品三大系列。同时,衡州窑还以青釉光素无纹为主,辅以刻、划花和印花。仰莲瓣纹是常见的刻、划花纹样,有的莲瓣瓣尖具有浅浮雕效果。印花装饰的时代稍晚于刻、划花,纹样则有蝴蝶、菊花、“高足盘”“高足楪”、模印菱纹壶鋬等。另外,该窑极少数青瓷上还有褐彩装饰。这里简介四件湖南省博物馆珍藏的衡州窑青瓷代表作。

这是一件“土里土气”的唐衡州窑青釉瓜棱形穿带盖罐(图1)。通高24.5、口径8.8、底径11.5厘米,是1957年7月在长沙烈士公园考古所M21出土的。其罐身直口,短斜颈,溜肩,长筒形腹,胫部下收,大平底,瓶腹作四瓣瓜棱形,上下安装对称四系以便穿带。盖作覆碗形,盖两侧有对称双系。胎色铁灰,胎体较重。上化妆土,施青釉不到底,釉色青黄,有细小开片,较易剥落。

这件“略显洋气”的五代衡州窑青釉刻莲瓣纹瓶(图2),高33、腹径18、口径10.8厘米,为1958年长沙子弹库子弟学校M4出土文物。其碗形口,细颈,溜肩,深腹,矮圈足稍外撇,造型优美。浅灰胎,胎体薄。上化妆土,施青釉,釉色青黄,釉层开片,仅足根一周露胎。口、肩和腹部饰弦纹,下腹部刻仰莲瓣纹,瓣尖具浅浮雕效果。

而这件“光货”为五代衡州窑青釉带托盏(图3),高8.1、口径11.5、底径6.3厘米,是该馆的征集品。其盏、托连为一体,上面的盏为碗形,敞口,弧腹,下部的托喇叭口,圆形托盘,喇叭形圈足。胎色灰白,胎体薄。上化妆土,施青釉,釉色青黄,有开片,圈足露胎。通体光素无纹,以造型和釉色取胜。

最后这件北宋衡州窑青釉双流刻莲瓣纹执壶(图4),仔细看,它的流口有两个管!其高19.8、口径8.8、底径7厘米,是在衡州窑的窑址中采集的。口颈部呈漏斗形,溜肩,圆腹渐下渐收,矮圈足稍外撇,宽扁鋬,双管状曲流。胎色浅灰,胎体较薄。通体施青釉,青中泛黄,局部釉面有开片,足根一周露胎。腹部刻仰莲瓣纹。

从以上湖南省博物馆的衡州窑青瓷藏品中,读者可见它们的表面极少纹饰,大多简朴素面,但器型设计精巧,形神完美,且品种异常丰富,并以优美的釉质、釉色争胜。从器型和釉质等方面比较,衡州窑青瓷是同时代相邻的其他窑系青瓷所无法比拟的。只可惜随着时代的推移,至南宋元时期,湖南的制瓷业受到了景德镇的极大影响,从而主要烧造青白瓷,兼烧彩瓷。明清时期,则以烧制青花瓷为主。至此,衡州窑青瓷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见证,让后人追忆、探索与发现。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