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精品欣赏 > 正文
清宫旧藏战汉龙凤纹双管玉插瓶
2022-09-08 11:18:15





■江苏溧阳 黄诚

乾隆皇帝因喜爱玉器而被后人誉以“玉痴”之名,乾隆时期由于国家的富庶,加之皇帝本人的爱好,使得“皇家收藏在乾隆时期达到顶峰。宫廷御用作坊和其他许多个作坊制作了不计其数美观实用的艺术品。外国使节的礼物、朝廷官员的贡品和乾隆皇帝自己的收藏都壮大了皇家收藏的规模,并盖古涵今。”乾隆收藏的众多玉器中就包括了诸多精美的高古玉器,本文所介绍的就是一件当时入藏清宫并为皇帝所珍视的战汉时期高古玉器——龙凤纹双管玉插瓶(见图)。

这件龙凤纹双管玉插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器高18.2、宽9.5、厚约3.2厘米。青玉质地,器物或因迁就玉料的原型而设计成扁高厚重的双管瓶形状。器外壁高浮雕龙、凤、螭虎各一,并点缀以阴线纹图案,双瓶皆上下掏空,约在距器底4.5厘米处有横隔,将每个瓶管的内膛分为上下两截,上截长约下截的两倍,下部两个槽口套于两根圆柱上用以固定,而上方两个瓶口则实用功能不详。瓶内的空间用作盛水显然是不够的,可能最初的原型是上部的瓶口插有青铜灯盘,被当时的上层贵族当作灯具使用。

从玉器表面附着的青铜锈及局部绿色铜沁来看,这件玉器曾随葬在有青铜器的大墓中,又因为流传时间长,所以器身表面有相当比例因后代盘玩而呈现的红褐色。当今学界认为这件玉器应属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的玉雕。

在玉器一侧雕琢有乾隆御制诗,诗云:“双觥连底里,三喜护蜿蜒。出土黄浸满,近铜绿渍坚。器超一切物,世阅几千年。阳气纯之象,故应斯睟然。”这首御制诗收录于《御制诗五集》,当时题名为《咏汉合卺觥》,按乾隆御制诗的内容看,乾隆皇帝将这件玉器命名为“汉合卺觥”,认为是汉代的酒器,他称器表的高浮雕神兽纹为“螭”,诗注“觥外刻三螭升降护之世谓螭寓喜也”,可知清代人将螭纹寓意喜庆之意,从中可以窥探清代玉器多螭纹的原因。

乾隆对于古玉的鉴赏水平相对于当时人来说已经很高,过去的人对于玉器的新老鉴定主要是通过对于沁色的真伪来判断,因此乾隆对于玉器沁色很有研究,他曾与苏州玉工姚宗仁交流并作《御制玉杯记》,记录姚宗仁祖上制作玉杯的经过及做旧方法。通过与姚宗仁的交流,乾隆帝觉得很受启发,“宗仁虽玉工,常以艺事咨之,辄有近理之谈”,乾隆也由此积累了很多经验,因而能够准确鉴别古玉的真赝。关于这件战汉时期的玉器,乾隆皇帝通过观察其出土时的黄色土沁及一侧的青绿铜锈色沁,推测玉器可能贴近铜器,并受铜锈所蚀染且牢固地渍于玉表,“出土黄浸满,近铜绿渍坚”。由此可见乾隆对于古玉沁色观察细致,并且对这件古玉沁色成因有着正确的认知。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