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精品欣赏 > 正文
明代白玉方壶上演绎高士怡情雅趣
2022-11-17 09:35:03



■湖北武汉 蓝山

五代南唐诗人李中曾游览苏州,凭吊姑苏古迹,有感于春秋时期吴国之兴亡、忠勇伍子胥之悲剧结局等吴地旧事,写下一首《姑苏怀古》,抒发了作者“歌舞一场梦,烟波千古愁”的感叹,其中的“樵人归野径,渔笛起扁舟”之句,寄托了对历史上那些遁迹于山林草泽之隐逸高士生活的向往。近日看到一件明代玉壶,壶身上雕刻的图案意境及诗句内容,诠释了古人渔隐生活的怡然心态,与李中笔下的高士对渔隐之乐的渴望之情深相契合,令人向往。

这件明代白玉人物故事方壶(见图)收藏于武汉博物馆,壶身为长方形,白玉质地,高15厘米。方壶由壶身、壶盖两个部分组成,壶盖为绿松石质地,方形,壶钮为一俯伏的狮子,扭颈回首,圆瞪双目,巨口獠牙,形象生动,状极威严。壶身腹部为正方形,双面分别雕人物故事纹,口沿一周雕“山”字纹。执手和壶嘴分列两边,硕大夸张,壶流弯曲外撇,呈烟斗状。方壶纹饰采用浅刻工艺,执手、壶流及壶身雕有松竹、云纹等纹饰。

壶体腹部一面为两高士于月夜溪畔松林谈道的画面,右下角刻有“千顷云林镜,三溪事映川”两行诗句。宁静的山野之间,淡淡的月光之下,一湾溪流之畔,一棵古松高大虬曲,枝叶繁茂。两位高士席地坐于松荫下一块突出的山石之上,二人相对,正面的高士盘腿而坐,目视对面高士,左手置于膝间,右手斜斜伸出,神情专注,似乎正在侃侃而谈;背面的高士一手撑地,一手放于膝上,面向正面高士,正洗耳恭听。古人崇尚坐而论道,一些隐逸高士犹然,他们置身山林,不问世事,或泛舟垂钓,或扶杖访友,不择地方,不论饥饿,坐而论道,悠然自得。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诗句“忍饥坐谈道,嗟我亦晚闻”,就是古人坐而论道的生动写照。壶身上的这幅图案,体现了古代隐逸高士坐而论道的一面。

壶身腹部另一面为高士扁舟吹笛图案,只见一片松荫掩映之下,一湾溪水,石畔竹叶婆娑。一叶带篷扁舟泊于松荫之下,船尾被松石遮隐。一个渔夫打扮的高士坐在船头,赤足短衣,一腿屈起,一腿悬于船舷边,赤足搅动溪水,泛起圈圈涟漪。此时,高士手捧一支竹笛横在嘴边,双目紧闭,悠悠吹奏,心无旁骛,仿佛正沉浸于悠然自乐的吹奏之中。左上角行书诗句:“渔笛扁舟小,松风两岸香。”诗句分两行,自右至左竖行排列。画面闲适、幽静,令人不禁联想到宋代诗人于石的诗句“两岸渔樵一笛风”,高士旁若无人的吹笛氛围,与世无争的闲适气度,无不呈现出古代高士渔隐生活的澹泊与宁静,曾当过北宋神宗朝右丞相的蔡确在后来屡次贬官时,亦写下过“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的感怀诗句,来寄托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明代盛行制玉、观玉、赏玉之风。明代玉器继承了宋元时期玉器制作的艺术和工艺特点,不仅造型丰富多彩,而且受到文人画的影响,出现诗、书、画、印相结合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以日常生活用玉器、文房玉器及陈设用玉器等较为多见,具有文质合一的审美特点。

此壶造型别致、端正大气,质地细腻温润、工艺精湛。画面构思新颖,纹饰细腻写实,枝叶疏朗圆润,松竹虚实有致,书法潇洒飘逸,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既有盛酒、沏茶的实用效果,又兼具美观的陈设功能,尤其是诗句紧扣画意,很好地解读了画面上高士之各种隐逸生活的主题意趣。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