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收藏鉴赏 > 正文
几可乱真的乾隆像生瓷
2021-07-01 10:53:06


图1 清乾隆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图2 清乾隆像生瓷海螺


图3 清乾隆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


图4 清乾隆像生瓷山子


■北京 吴翔

像生瓷为我国古代的瓷器品种之一,是指模仿花果类或动物形象的瓷器。南宋钱塘人吴自牧所著《梦粱录·四司六局筵会假赁》言:“果子局,掌装簇饤盘看果、时新水果……像生花果。”可知在宋代,“像生”特指供陈设、观赏的盘装花果仿品。而开像生陶瓷制作之先河的,是明代江苏宜兴窑以各色紫砂泥制作的紫砂陶像生器。但时至乾隆朝,景德镇御器厂工匠利用瓷土,仿照自然中的胡桃、莲子、花生、菱角、螃蟹、海螺等各种动植物形象烧制的瓷器,因釉色、形状皆达到几可乱真的程度,故才有像生瓷之称。这里就来介绍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几件乾隆像生瓷。

图1所示是一件寓意吉祥的清乾隆粉彩像生瓷果品盘。其高6.5、口径22、足径12.3厘米;折沿,底平坦,圈足。盘心爬伏一只螃蟹,四周散落核桃、红枣、荔枝、荸荠、石榴、花生、莲子、瓜子、樱桃、菱角等。盘口沿处模印缠枝莲花纹,圈足内青花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此件像生瓷果品盘仿生效果精湛,盘中诸果品不但酷似实物,而且都具有吉祥含义。如螃蟹寓意“一甲”,即科举殿试第一;荔枝树有“经四百余年犹能结实者”之说,象征长寿;核桃、石榴是多子多福的象征;而枣、花生、瓜子等则寓意“早生贵子”。

像生瓷的标新立异,是乾隆时期瓷器造型成功的显著标志之一。它是专门为宫廷生产的高级陈设和观赏品,因此更显珍贵。如图2所示这件清乾隆像生瓷海螺,高5.3、长9、宽6厘米。该件模仿天然海螺的像生瓷,内壁光滑,外壁粉彩装饰,达到了形肖逼真的程度。虽然只是模仿,但完全可以以假乱真,内壁上红白交错的彩釉,红色是海螺天然的颜色,而白色则是经过海水长年累月的冲刷和侵蚀的结果,甚至连外壁上一圈圈的螺纹都宛若天成,似乎真有清新的海风从里面吹来,实在是不得不赞叹工匠的巧夺天工。

香橼,别名香橼子、枸橼、香圆、香泡,与佛手柑、柠檬等观果类叶形相似,同为芸香科柑橘,属多年生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它皮黄肉白,有一股特别的清香,故有“借得天宫瑶池宴,半瓣枸橼九天香”之美誉。它吃起来清凉爽口,还有药用价值,其根茎叶果实都可以入药。香橼原生于喜马拉雅山麓,很早传入我国南方后,分布甚广,于海拔800米到1200米在沙壤土栽培甚佳,喜欢比较湿润的环境。香橼在彝家寨子较为流传,作为一种特产,在寨子里被当作贡品用,如结婚喜庆的日子都要摆放两个,作为传宗接代的吉祥物。

而所谓“香橼盘”,则指古人书斋中陈设的一种小型果盘。其常置黄色香橼或佛手于其中,可散发出宜人的香气,平添不少雅趣。如图3所示这件清乾隆粉彩雕镶荷叶香橼盘,高3.8、长15.7、宽10.5厘米。盘呈荷叶形,叶面翻卷起伏,叶梗从叶后过枝而上,叶面边缘处贴塑含苞待放的花苞与莲实,莲蓬中有可活动的莲籽,器底粘有田螺和菱角形足。底书青花篆书“乾隆年制”四字款。此器造型、釉色均刻意摹仿自然界中的实物,色彩与质感都颇为真切,自然生动,体现出当时瓷器成型及烧制工艺的高超水平。

清代陶瓷艺术家唐英,于雍正六年(1728)至乾隆二十一年(1755)负责督理景德镇御窑厂窑务,深谙陶理。在任期间,他亲自督理陶务,创烧出不少精美的陶瓷制品,尤其是仿制其他各类工艺品的瓷器,达到了奇巧逼真的效果。图4所示这件清乾隆像生瓷山子,高6、长12.3、宽4厘米。该山子模仿天然山峰形状,高低错落。颜色亦模仿天然山色,系先烧成白胎后,再施釉彩经低温焙烧而成。底部自右至左刻楷体“蜗寄居士清玩”六字单行款,而蜗寄居士为督陶官唐英的号。此件山子应为唐英亲手制作的文房用具。

由以上几件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可见,乾隆像生瓷的创意和艺术思维方式,对于现代陶瓷艺术的设计和制作,仍极具启发和帮助,且其工艺上的大胆突破,对于目前人们研究、掌握、发展陶瓷工艺及拓展艺术设计思维的意义,不可小觑。

来源:收藏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