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 English
玉溪市博物馆
学术园地 > 正文
让水下考古发挥更大效能
2022-12-08 09:40:12

近期,文博界一个重大新闻引发业界广泛关注,专用打捞工程船装载着长江口二号古船缓缓进入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弧形梁沉箱落座,这标志着古船整体打捞工作圆满完成,随之将进入考古发掘、文物整体保护和博物馆建设规划的新阶段。长江口二号古船的考古发掘和整体打捞出水为我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提供了新的示范。

长江口二号古船是我国水下考古重要发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证。2010年全国水下文物普查,水下考古人员在进行长江口水域水下考古调查时,获取一条长江口横沙海域沉船线索。2014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有关单位在长江口横沙浅滩海域进行调查,通过声呐扫测等技术发现一艘保存较为完整的铁质沉船,称之为长江口一号沉船遗址,初步判断应为一艘二战前后的军舰。2015年,考古人员对长江口一号沉船遗址重点调查时,在周边水域开展物探扫测,发现一艘木质沉船,该船被命名为长江口二号沉船。此后考古人员连续对长江口二号古船开展6次水下调查,确认其为清同治年间的木质帆船。

经过7年的连续调查,考古人员摸清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基本情况,长江口二号古船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体积最大、保存较完整、船载文物数量丰富的古代木帆船,它鲜活地展现了清代晚期以来长江黄金水道航运的繁荣景象,是上海作为世界贸易和航运中心的宝贵见证。目前,该古船已出水文物700余件,其中陶瓷器近600件,包括青花、粉彩、单色釉、紫砂、釉陶等。这些出水文物为研究清代晚期历史、人文、陶瓷生产等情况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我国数量众多、类型多样的水下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南北经济脉动、民族文化融合和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实物见证。近些年,我国重视水下考古人员的培养与锻炼,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取得诸多成果,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的沉船、文物的出水,助力考古人员在探索未知领域方面取得了不少突破。

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水下考古人员可以利用的技术和手段将会更强、更多,未来更多的水下文物将被发现、发掘,并得到很好的保护与利用,水下考古必将发挥更大的效能。(尼松义)

来源:收藏快报